偏见的本质摘抄 戈登•奥尔波特《偏见的本质》读书笔记

2024-03-17 12:33   geyange.com

偏见的本质摘抄

《偏见的本质》是美国心理学家戈登•奥尔波特所著的心理学读物。作者对偏见产生的社会思维、社会群体、社会认知、社会文化基础进行了梳理,然后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对偏见的获得过程进行了考察,对偏见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,并创造性地从人格结构的角度对偏见的成因进行了追溯,最后上升到社会政策层面提出了偏见治理的路径。

原文摘录:

预先判断是一种常态。

人脑必须借助分类(这个术语在这里等同于泛化)来进行思考。分类一旦形成,这些类别就成了正常预判的基础。我们无法避免这个过程,因为有秩序的生活正系于此。

过度分类也许是人类最常见的思维谬误。 我们急于依照极少的事实就进行大规模的归纳。

人有一种产生偏见的倾向。人性中自然而正常的本能使他们易于做出泛化、概念和分类,这些都是对经验世界的过度简化。理性的分类会始终与第一手经验保持同步,但人们也同样容易形成非理性的分类。即使在没有事实根据的情况下,他们依旧能够根据传闻、情感投射和幻想形成偏见。

个人价值体系是一种尤为使我们倾向于作出毫无依据的预判的分类 ,这些价值是我们所有人类存在的基础,因此非常易于带来爱的偏见。而恨的偏见是由此衍生出来的附带产物,它可能,也经常是正面价值的一种反射。

对于一个人来说,最重要的类别就是他的个人价值体系。价值观是人们生活的目的和指引。他们很少会反思,或是掂量自己的价值观,而更多地是去感受、肯认、捍卫它。我们的价值类别是如此重要,以至于证据和理性都常常要被强迫去与它们相符。作为自己生活方式的坚定拥护者,我们的思考方式也不可避免地会偏心。很显然的是,我们对自己价值观的肯认往往使我们陷入偏见。

消极的偏见其实是我们自身价值体系的反射。 我们珍视自身的存在模式,并且相应地贬低(或主动攻击)那些看上去 会威胁到我们的价值观的事物。

一个对偏见的充足定义需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。它必须包含喜爱或厌恶的态度;必须与过度泛化的(因此是错误的)信念有关。

每当出现对他人持有的,由充满谬误的过度泛化所支持的负面态度,我们就可以判断其为偏见的症状。

为什么人类如此容易陷入族裔偏见?因为偏见的两大基本要素——错误的泛化和敌意(——都是人类心理自然而普遍的本能。

最少努力原则的最终体现是在两极化的判断之中。

将偏见和歧视归咎于任何单一的因素,如经济剥削、社会结构、风气民俗、恐惧、进攻性、性别冲突等,都是严重的错误。 “因果关联”是一个宽泛的概念,我们能够(并应该)认识到个体所持的态度背后,既有长期的社会文化原因,也有即时的诱因。

人的信念系统有一套自我调整的把戏,去配合和维持更为永久性的偏见态度。这个过程被称作合理化——修改信念并使得它与态度相适应。

偏见现象无法完全在一般性的人格结构或动力学的层面上得到解释。情境、历史和文化因素也很重要。

一个人带有偏见,首先是因为他在以某种特定方式感知到他对其抱有偏见的对象。然而他的感知方式是由其人格决定的,而人格又被其经历的社会化过程(家庭、学校、社区对其的教养)所塑造。现存的社会结构也是他的社会化进程中的因素之一,决定了他的感知。在这些力量之后,还存在着其他同样有效但更遥远的因果影响,这些影响来源于人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结构:个体所生活的国家对其的影响,历史对其的影响,长久以来的经济形势与文化传统。虽然这些因素看起来都很遥远,似乎与偏见行为的即时心理分析是不相干的,但它们仍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。

刻板印象与偏见不同。刻板印象主要是通过合理化以适应普遍存在的偏见,或当下的境况。

当自我的安全感、经济利益、自尊、地位收到威胁的时候,人们可能会需要寻找外部的替罪羊来转移压力和缓解冲突。

罪恶和不幸可以从一个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。万物有灵论思维会将精神和物质世界混为一谈。如今,我们可能会将这一心里过程标记为投射。我能够在他人身上看到主要存在于自己之中的恐惧、愤怒和欲望。要为我们的不幸负责的并非我们自己,而是他人。

宗教、民族或种族群体是最接近全责替罪羊的群体。它们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,可以作为一个群体被给予明确的地位和刻板印象。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种族、宗教和民族仇恨比对职业、年龄或性别群体的偏见更普遍。明确和永久的类别是吸引明确和永久的仇恨所必需的。

愤怒是一种暂时的情感,仇恨则是一种持续的、有组织的、针对特定群体或个体的侵略性情绪。仇恨的本质是极端的外罚性,这意味着仇恨者将所有错误都归咎于其仇恨的对象。

仇恨的起源是次要的、偶然的,而且在发展过程中相对较晚。其原因永远是受了挫折的从属性欲望,及其伴有的,对一个人自尊或价值的羞辱。

出于外界的偏见而产生对所属集体的偏爱,是人们的一种自然条件反射。

宗教成为偏见焦点的主要原因是,它通常不仅仅代表信仰——而是群体文化传统的核心。

没有人生来就带有偏见。偏见总是习得的。人们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习得这些偏见。然而,其习得的背景与其人格发展的社会结构是一致的。

家庭氛围的确会改变孩子的态度。具体而言,压制性的、苛刻的、批判过多的家庭——在这些家庭中父母的话就是法律——更可能会有利于群体偏见生根发芽。

自我防御形式可以大致分为两类:第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是侵略性的、外向型的,是对造成迫害的群体的攻击。第二种机制则是更为内向型的。在第一种机制中,受害者所谴责的是阻碍他的外部原因;而在第二种机制中,他倾向于向内寻找解释,即使他不那么自责,他也感觉自己至少有责任去适应当下的情况。 我们可以称采取第一种机制的个体为外罚型人格,而采取第二种机制的个体为内罚型人格。

外罚型的愤怒有其令人兴奋的地方。认为自己是无过错的好人,痛斥他人或命运对我不公,有一种类似狂欢的快感。快乐是双重的。一部分是对被压抑的紧张和沮丧的一种身体上的解脱,另一部分原因是它有助于修复自尊。

一种名声,无论是否属实,当它被这样一遍遍日复一日地捶打进你的脑海时,都不可能不对你的情绪造成任何影响。 人们对我们的看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塑造我们。

直接投射是通过将情绪、动机、行为归因于另一个人(或群体)以化解自身冲突的手段,而这些元素本属于自身,而非归咎对象。 在临床观察中可以发现一种一般性的投射倾向:对自己评价低的人很可能对他人评价也很低。治疗工作中的这一发现表明,比起直接提升个体对他人的尊重,通过帮助个体提升自尊的迂回方式更为有效。只有在自尊方面与自己和平共处的人才能尊重他人。对他们的仇恨可能是自我仇恨的镜像。

我们所经受的挫折与困境,往往是非人为因素所导致的——突变的经济环境,社会与历史的进程——只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,我们才能够走出习惯于将不幸归咎于特定人类群体的陷阱。

宽容人格的个体(即使在童年时期)显示出更大的心理灵活性,这体现为对两极化思维的排斥。

宽容不仅是一种态度,还是一种模式。气质、情绪安全感、内罚性、细分类别、自我洞察、幽默、对挫折的容忍、对模糊性的容忍——所有这些因素,可能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,都将被纳入宽容模式之中。 审美价值观代表着对特殊性的兴趣。持有审美价值观的个体是个人化的。 经济性价值观代表对效用的兴趣。 社会性价值观在宽容人格中的认可度达到了第二的位置。它代表着爱、同理心、利他主义。 宗教既可能倾向于加强偏见,也可能倾向于减轻偏见,这完全取决于个体对宗教的理解。

偏见是“大脑偷懒”的常态,也是社会习俗对个人价值的侵害,消除偏见不仅要改变个人的行为态度,也要改变导致不平等的社会机构和制度。
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最近更新

站长推荐

猜你喜欢

标签列表

取消